黑胶唱片和薄膜唱片的区别,【转】那些我们不再使用的技术 -ag真人官方入口

苗坤旺离型膜

那些过去的时代,我们是否还依旧怀念呢,褪去历史舞台的技术也带走了我们美好的青春记忆

我们过去使用的技术已经被今日科技所逐渐所取代。

它们在设计上与我们这个数码时代一同进步,很多大家伙已经被重新设计还变 成了让人吃惊的小尺寸。

也许我们会嘲笑这些东西曾经代表了科技的前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将它们 的历史地位打掉折扣,没有这些数码恐龙作为先行者,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些技术。

这里有一些今日不再使用的过去的设备,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

1.“超级8.8毫米”手持摄影机

柯 达在1965年发明了超级8.8毫米摄影格式。在不久之后,手持摄影机便蜂拥而入市场和客厅中,每个地方都有家庭在观看小 强的6岁生日宴会上的狂欢情形。

2. 卡式录像机

卡式录像机在1975年被索尼发明,是在最最流行的家庭录像系统(vhs)发明的前一年,vhs 的发明是作为对索尼尝试控制录像行业的回应。

3. 家庭录像系统格式

家庭录像系统(vhs)是被jvc所发明,vhs在80年代占据了统治性地位,尽管卡式录像机格 式在技术上更有优势。

4. 镭射影碟播放器

最初推销时宣传为“重新发现影像”,镭射光 碟是被有钱的科技发烧友所选择收藏的格式——直到dvd格式出现之前。

5. 留声机

留声机,或者“唱机”是在1877年由托马斯·爱迪生发明,而且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占据了大量的市 场份额。留声机在二十世纪后半页的时候被更轻巧的电唱机所取代。

6. 电唱机转盘

电唱机直到现在还被全世界的dj,录音室和电台所使用。

7. 业余无线电( ham)

在20世纪初据估计大概有六百万人有这个爱好。业余无线电(ham,昵称是火腿)的操作者之间通 过短波电台互相联系。在很多流行的电影中ham都有出现,例如《闪灵》和《超时空接触》。

8. 卷盘到卷盘记录器

第一台磁带录音机是卷盘到卷盘的,而且直到数码格式出现之前都是专业的音效设计师的最爱。

9. 盒式磁带录音机

这些设备比它们的卷盘祖先要轻便的多,而且更多的用于编曲。

10. 晶体管收音机

晶体管收音机一般只能收到调幅波段,它在70年代的时候在学校和商业上无处不在。

11. 盒式录音带

这个袖珍的磁带盒最早是被用来做录音编曲 的,后来大家发现了这可以用来记录音乐和制作“合成带”。

12. 收录机(译者注:这个译名没有boom boxes的气势…… )

它同嘻哈、霹雳舞和其他80年代的文化紧 密联系在了一起,收录机在1970年代作为便携多合一的音乐设备出现。早期的模型不仅要装大量电池而且还非常重。

13.电报机

电报机是电传机和传真机的前辈。它是在航 海和军事上所使用,电报机需要一位训练有素的操作者来收发信息。

14. 电传机

这些机器需要用到无线电或短波来在频道中传递信息。它们的变种在今天仍被作为听力障碍人士的通信 工具。

15. 王氏计算机

不,我们说这个不仅为了标题。在70年代,王氏公司制造的迷你计算机因为带有了如 fortran4汇编语言这样的功能而为你降低了选择计算机的标准。(译者注:关于这个公司欢迎参看英文维基这个词条:点击进入)

16. 模拟电话

当然是谁真的发明了电话还尚存争议,但是第一个电话专利是属于1876 年的亚历山大·贝尔。它们从过去的圆盘拨号进化到了今日的能让我们上网冲浪的智能电话。

17. 掌上电脑(pda)

曾被认为是科技史上最大的败笔之一,苹果的 newton同市面上的其他pda相比价格高得离谱。pda是当电脑不能装进你的口袋里的时候的计时器。newton为ipod和iphone的巨大成功 打下了基础。现在还有谁敢嘲笑它?

18. 便携式电视

便携式电视,例如索尼的watchman,是一个超前于媒体的点子。因为没有几个频道可以选择, 它们从没有真正的变得流行起来。

19.walkman 随身听

随身听是被索尼的联席主席盛田昭夫所 发明的,他一直想能在飞机上听到他最喜欢的歌剧。最早在北美它被称作soundabout,但是“walkman”这个名字持续到了今天。

20.discman cd随身听

在cd量产两年之后,索尼发布了便携式cd播放器。discman在对音质十分讲究的音乐发烧友 中非常流行,早期的discman会跳过歌曲还不允许流行的“混音专辑” 播放——直到电脑可以“烧制”cd。

21. 寻呼机(译者注:我觉得bp机这个名字更有感觉……)

bp机在70年代到90年代都非常流行, 然后手机的应用把它们逐出了市场。它们因为对网络要求不高所以现在在紧急呼叫的时候仍然有用。

22. 液晶手表

图中的手表是第一块液晶表pulsar。 这个表的设计师被电影2001太空漫游而激发出灵感,他曾为这部电影制作时钟道具。

23. 电视手表(译者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曾经看过说有电视手表,当时非常向往能有一块然后上课的时候就能看电视了……)

尽 管这个表的概念十分吸引人,但是它与watchman一样面临一个窘境就是没有足够数量的频道。

24 精工的腕上电脑

1984年的智能手机:这让“电脑手表”这一概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这太复杂了?想想核能手 表,它的发明曾在时代杂志上有过流言。幸好这没有发生。

25. 计算器手表

80年代人们往手表上添加功能的发明登峰造极。极客文化中最流行的表就是计算器手表。因为现在我 们知道了我们的手机已经可以实现电脑的功能了,所以这种手表变再无存在的意义了。除非你是dwight schrute(译注:nbc剧集the office的角色)。

26.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想想在你的电脑里有真空管,他们把真空管以阴极射线的形式放在了你的显示器里。

27. 大型计算机

尽管大型机还是存在的,但是它们现在一般不用占据整个房间或是需要用磁碟来存储数据了。

28. 打字机

尽管一些作者仍然极其信赖它们,但是绝大多数作家都曾说要跟打字机厮守下去然后愉快的弃之不用。

29. 拨号上网的调制解调器(译者注:有了宽带才上网的童鞋们,介就是多图杀猫的猫,当年上网就打电话占线然后被家长知道自己上网的我内牛满面经过。)

在 光纤接入和dsl大量普及之前,调制解调器是每个地方上网的必备武器。尽管现在它们还在被广泛的使用,但是使用它们的人们都想升级了(译 注:某西北省份的同学请无视…… )。

30. 极碟驱动器

这个短命的产品是cd到dvd过渡的桥梁。这些坚硬的小碟片是牢不可破的。

31. 幻灯机

这些在教室和办公室里被使用了数年,然后被电子投影机和智能板所取代。

32. 8英寸软盘

如果你想保存一个或两个文字处理文档,你可以用它们。它们的更小巧的亲戚在今天还被广泛使用。

33.3.5 英寸软盘

3.5存软盘接替了他笨重易碎的表兄的位置。在90年代后期,它被cd、dvd、usb设备和其 他更方便的电脑存储设备所取代。

34. 波拉德照相机(一次成影照相机)

尽管这种相机很大程度上被数码相机所取得,这个品牌最近被收购了,而且买家想要通过让lady gaga(译者注:oh gee……)作为代言人而让这个品牌重获新生。

35. 家庭电影播放机

超级8家庭电影和科教影片在这个简单的放映机上放映。尽管它们在一些学校仍在使用,但是它们绝大 多数都被电子投影机和你现在可以自己烧制电影dvd这一事实所淘汰。

36. 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是在20世纪占统治地位的音乐格式。 从你78岁的祖母到45岁的独身者,黑胶因为听觉上感觉更保真而且更便宜所以完美的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尽管黑胶仍被dj们和电台所使用,但是它们已经 降级为了车库里的处理品。

37. 阴极射线管电视机

第一次广泛的使用电视是在1929年的德国,然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是第一次被电视转播的节目。电视直到1950年代之前仍没有进入中产阶级这个市场,然后它们的所有量在全世界呈爆炸性增长而且电视节目也变得流行起来。阴极射线管让位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视,让电视机更小更像一个家具。

38. 磁带驱动器

注意当你备份电脑数据的时候意味着要更换磁盘驱动器里的磁盘而且要备份一整夜?我们很高兴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笨拙老旧的磁盘驱动器并不难存储很多的数据而且它经常需要好几张碟片来备份重要的数据。守旧的程序员作为一个资深的编程者以 “tape-apes”开始来做备份。

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榜单,我们省略了一些东西例如过 时计算机,电视游戏机以及其他一些值得可以独立大书特书的东西,我们也许以后会写一些他们的文章。

作者:angela west

原文地址:blast from the past: vintage technologies that we no longer use

那些我们不再使用的技术 - it生活 - javaeye新闻

文/黄康瑄

来源/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10月28日,京东文娱为音乐发烧友打造的首个“黑胶日”活动正式上线,推出古典、爵士、蓝调、摇滚、流行等各类风格近千张黑胶唱片的专属优惠。淘宝上许多店铺也推出多款黑胶唱片及配套播放设备作为双十一特惠活动的主打产品。

天猫的双十一优惠主要体现在黑胶唱片播放器上,audio technica、fennessy等品牌纷纷祭出六到八折不等的优惠价。各大电商一系列的“黑胶优惠”代表中国黑胶唱片及相关设备在电商平台的销量已达到一定规模。

黑胶唱片的前世今生

作为20世纪的主流音乐载体,黑胶唱片可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1877年,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发明了留声机。1888年,德国移民埃米尔·柏林纳(emile berliner)利用虫胶(shellac)做出了最早的唱片-sp唱片,又称胶木唱片或粗纹唱片(standard-playing record,78-rpm record)。受技术所限,每分钟78转的sp唱片一面只能录不到4分钟,限制了当时流行歌曲的时长。

1948年,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发明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由于音质太差而没有普及。同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的彼得·格德马克(peter goldmark)制作出黑色赛璐珞质地的密纹唱片(long-playing record),又称lp唱片,即所谓的黑胶唱片。

和sp唱片不同的是,lp唱片的主要材料为乙烯基塑料(vinyl),转速降为每分钟33.3转,并增加沟纹密度,使得一张12英寸(约30厘米)的唱片每面可放20-30分钟左右的音乐。由于录制时间增加,一张唱片可以录制10-12首歌曲,由多首歌曲组合的“专辑”概念就此诞生。

lp唱片就此取代旧式sp唱片在音乐市场中的地位,成为市场的宠儿。此外,rca公司另推出了一款45转唱片(extended-playing record),存储时长为20分钟左右,可以存5首歌曲,简称ep唱片。

唱片传入中国的时间也不算晚。1897年,法国人乐浜生(e.labansat)带着留声机在上海沿街设摊播放唱片,拉开中国唱片发展史的序幕。

1908年,乐浜生在上海成立柏德洋行,销售法国百代公司的各式留声机、唱片、电影机械、影片等,中国唱片工业正式起步。

1910年,柏德洋行改名为东方百代唱片公司。20世纪上半叶,中国唱片市场呈现百代、大中华及胜利唱片公司三强鼎立的局面。但相较于欧美国家,黑胶唱片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大规模普及。

作为一种主流的音乐载体,黑胶唱片几乎占据整个20世纪,直到80年代cd技术诞生。1982年,第一张cd发行,刻录的歌曲是瑞典乐团abba的专辑《the visitors》。1984年索尼和飞利浦两家公司创造了一种官方的cd标准:cd-rom(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驱动器。

黑胶唱片的原理是模拟记录声音波形,不经过压缩地还原声音,故较接近原声;但也因此收录较多杂音,造成音质下降。且黑胶唱片容易受损,播放设备容易因轻微震动而跳针,从而伤害唱片表面精细的螺旋槽,随着播放次数的增加,音质会逐渐劣化。而cd记录的是二进制数字讯号,声音听起来干净纯粹,降噪和抗干扰能力更强,音色精确度佳,在音质上带给人们近乎完美的听觉享受。加上cd具备生产成本低、质地轻薄体积小、携带及使用方便、重复使用无损耗等优点,使得黑胶唱片逐渐没落。

1990年代起,黑胶唱片生产线被大量淘汰。自此,数字信号代替了黑胶的模拟信号,音乐开始进入数字时代。1992年,cd“一统天下”。随后,mp3音频压缩技术的诞生和互联网的极速发展让音乐的传播几乎不再需要任何物理介质。cd销售额每况愈下,实体专辑销量持续递减。到了2019年,实体专辑的销售量只占了全球音乐市场21.6%的营业额。

反其道而行

有趣的是,在数字音乐蓬勃发展、实体唱片逐渐没落的现代,黑胶唱片并未被世人遗忘,反而兴起一股潮流。近年来,黑胶唱片在全球音乐市场出现猛烈的回潮趋势。

据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riaa)的音乐收入报告统计,2006年开始,黑胶唱片销量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销售了十四万张黑胶唱片;而在2015年上半年,美国唱片市场的黑胶音乐销量就达到了九百万张,总销售额达到2.22亿美元。

到了2019年,美国cd销量下滑速度已是黑胶产品增长速度的三倍,2019上半年cd销售额为2.479亿美元,销量为1860万张;而黑胶唱片销售额为2.241亿美元,销量为860万张。黑胶唱片销售额同比增长13%,而cd唱片的收入基本没变。

2019年底,黑胶唱片销量高达1880万张,销售额为5.04亿美元,比2018年上涨19%,相较于2006年黑胶唱片复兴之始,销量翻了20倍。根据尼尔森音乐公司(nielsen music)发布的《2019年终音乐报告》,黑胶唱片销售量占美国专辑销售总量的17%,非常可观;但加上流媒体播放和单曲下载,黑胶唱片销售量只占专辑等量音乐消费的2.4%。和音乐流媒体服务相比,黑胶唱片的收入比重只有4%,仍然很小,而流媒体订阅服务则占有62%的比例。

据riaa的2020年中期报告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黑胶唱片销售额为2.321亿美元,而cd仅占1.299亿美元,这是近35年来,黑胶唱片产生的收入首度超越cd。随著cd销量较以往下降了至多47.6%,黑胶唱片销量反而开始增加,尤其在record store day活动的一周内,就售出了多达80.2万张黑胶唱片。

(source:riaa)

在英国,黑胶唱片同样销量不俗。2018年,英国黑胶唱片销量近420万张,创造了5710万英镑的收入,占英国音乐产业总收入的6%。据英国唱片业协会(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简称bpi)报道,2018年黑胶唱片收入增长了3.7%,cd收入下降了28.4%。2019年,英国黑胶唱片销售额继续增长4.1%,成为黑胶唱片销量连续增长的第12年。现在,英国音乐专辑的销售中,黑胶唱片占比高达八分之一。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简称ifpi)发布的《2020年全球音乐报告》,2019年全球cd和黑胶唱片总收入为44亿美元,约占音乐市场的五分之一(22%)。虽然这一数字比起前一年有所下降,但少数国家如美国( 3.2%)和西班牙( 7.2%)的收益有所增长。其中,黑胶唱片的收益增长了5%,占了实体专辑收入的16%以上。

黑胶唱片的复古流行风潮不仅出现在西方。上个世纪,中国大陆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于1998年在上海消失。2015年,拥有26年音像制品生产经验的永通音像,在广州番禺的工厂重新投入了一条黑胶唱片生产线,获得国家相关机构产品验收。

2017年,永通音像与整合型黑胶服务公司嘿哟音乐合作,推出一项黑胶定制项目“黑胶繁星计划”,为国内独立音乐人及品牌提供黑胶唱片压制服务。同年,在黑胶唱片生产线上投入生产的还有太平洋影音公司和中唱上海公司。嘿哟音乐运用现代科技结合数字音乐与实体专辑,研发出既能播放黑胶唱片,也能连接手机蓝牙播放数字音乐的硬件设备,创立了hym原创黑胶智能音响品牌。

《2019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提到,2018年音乐图书与音像出版产业的总体产业规模达到13.38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音像类出版产业规模下降至3.07亿元,同比萎缩1.9%。黑胶唱片市场持续增温,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智能相对论”发现,有感于黑胶唱片的回潮,不仅是电商平台,国内许多线下唱片店也逐渐增加了黑胶唱片和播放器的商品种类。一些黑胶唱片店还提供录音室、演出场地、乐团t恤周边及下午茶甜品等服务,除了专业乐迷,也吸引不少文艺爱好者,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如原本以销售cd为主的北京酷乐唱片,从2013年开始售卖黑胶唱片,如今店里的黑胶唱片库存数以千计,前来试听及购买黑胶唱片的顾客络绎不绝。798的莱派黑胶唱片商品数量多,从传统戏曲到潮流电音,各类风格应有尽有,种类齐全。莱派除了唱片,也贩售黑胶播放器,并免费提供唱机修理及唱片清洗服务。

三里屯的fruity shop不仅经营唱片,还是一个“环境类”音乐演出场所。店里会售卖一些小厂牌的独立音乐,黑胶唱片风格多样。西安的乐与饵黑胶博物馆是一家集“黑胶文化 艺术收藏 私塾生活 文创工场”为一体的小型艺术博物馆。馆内藏品包括近29万张、来自世界各国的黑胶唱片与历代国际知名黑胶播放机,以及各类高端音响器材。

黑胶唱片从巴洛克到现代,古典、歌剧、蓝调、爵士及摇滚等风格一应俱全。上海的sound town是一家“复合式”黑胶唱片店,主打声音的多元体验,除了黑胶唱片和cd、磁带,还有售卖耳机、音响、乐器,并提供专业的录音棚服务。这些各有特色的线下零售店不但为音乐发烧友增加体验空间,也加速了“黑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前进的动力

虽然与流媒体相比,黑胶唱片的销售额不值一提,但在全球音乐收益下滑,实体专辑销量持续缩减的环境中,黑胶市场的回温无异于一股奇特的小暖流,前景也值得期待。据“智能相对论”观察,黑胶唱片的回潮可归因于以下几点:

1.音乐传播效率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数字音乐共享为许多音乐爱好者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很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早期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金属乐、朋克等小众音乐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和普及,一些以黑胶唱片为主要载体的音乐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

随着音乐审美的多元化,黑胶唱片的独特音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半数购买黑胶唱片的顾客年纪在25岁以下,其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加上网络等购物渠道使得黑胶唱片的购买成本降低,不再受地域限制,无论是初次入坑、想体验黑胶独特音色的小白或是资深收藏家都能快速便捷地购买自己心仪的黑胶唱片及播放设备。

2. 消费目的多元化

2015年,英国调查机构icm曾做过一个调查:在英国,15%的实体音乐介质购买目的并非用来聆听,无论是黑胶唱片、cd还是传统磁带。这群人购买黑胶唱片并不是为了欣赏音乐,在购买黑胶唱片的消费者中,有34%的人根本没有用过黑胶唱片播放机。这说明多达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购买黑胶唱片可能是为了收藏、纪念自己喜欢的歌手或者作为装饰品。

在所有人都可以轻松使用手机听到音乐的时代,有一定数量的黑胶唱片消费者不只是为了满足听觉体验,更多是为了从视觉、触觉等各方面实质体验音乐人的作品,以及感受其蕴含的包括录音工程、压製技术、美术设计、封面印刷与各种材料质感加总形成的文化成就。20世纪中期的专辑大多为黑胶唱片,对于这个时期的乐迷和黑胶收藏家而言,黑胶唱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重感是一般cd无法比拟的,更别提没有实体的数字音乐了。

现在越来越多音乐人开始选择黑胶唱片作为限量版专辑发行,如李健于2013年发行的《李健·拾光》黑胶版包含15首原创精品,所有编曲皆采用古典音乐风格,由大名鼎鼎的音乐制作人ian cooper进行唱片压制,这张黑胶唱片的价格一度涨到2600元。

2016年《新的心跳》黑胶版,是邓紫棋自16岁出道以来成长经历的整合之作,由日本元老级唱片公司nippon columbia制作,每一张都有独立的唱片专属编号,在发行当天立刻被粉丝抢购一空,价格迅速被炒到定价的三倍。就像邓紫棋说的:“唱针接触黑胶唱片的槽纹,随着转动流淌出音乐,是人们保存、重现音乐的方式。黑胶唱片能完全体现出人们对于音乐的珍重态度”。

今年11月6日是周杰伦出道二十周年纪念日,他将在当天发行28张黑胶唱片,内容包括出道以来的14张专辑和7首单曲,由曾为麦当娜、lady gaga等歌手进行母带后期制作的工程师chris gehringer负责黑胶音源制作。除此之外,还推出了周杰伦官方二次元形象“周同学”的联名款黑胶唱片播放器。作为出道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套装,这套黑胶唱片在预售首日的销量就高达1200万。

随着购买目的多元化,黑胶唱片开始成为潮流和品位的象征。黑胶唱片作为最具备收藏价值、储藏时效最长的一种音乐载体,其精美的外观也吸引了一批“颜粉”。一些店铺甚至专门推出了黑胶唱片挂画系列,将黑胶唱片放入画框,与电影海报相结合,作为一种“既能听又好看”的壁挂装饰品来销售。虽然消费者的购买目的及需求各有不同,黑胶唱片特有的仪式感、年代感及文化价值,无论是作为音乐载体还是装饰摆设,都逐渐成为丰富现代人生活品质及精神需求的艺术品。

3. 经济能力提升

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其实并未经历黑胶唱片大规模流行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温饱问题尚无法得到解决,更没有能力购买品质良好的黑胶唱片及音响设备。现在,各地经济水平普遍提高,黑胶唱片不再那么“小众”。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与精神文化的逐渐重视,使得消费者愿意花费较为高昂价格购买黑胶唱片及播放设备,也愿意腾出一定的空间好好保存这些体积不算小的收藏品。

结语

“黑胶唱片销量达到多年来最高点的原因是,人们拒绝接受一个稍纵即逝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现代社会。”独立唱片店banquet records的经营者jon tolley指出。面对流媒体与数字音乐的巨浪,曾在人类声音体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黑胶唱片并未消逝,反而再度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音响系统里。

(以上图片皆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nielson 2019 u.s.music year-end report

2.riaa 2020 mid-year music industry revenue report

3.ifpi global music report 2020

4. 科技快报网《首个“黑胶日”10月28日上线,11.11京东文娱为文艺咖打造另类狂欢节》

5. 在城一方《黑胶唱片起死回生,它为何成了逼格的象征?》

6. 网络娱乐《美国唱片业协会:2019年黑胶唱片收入1986以来第一次超过cd》

7. 量子文创《黑胶唱片的中国发展史》

8. 人民网《中国音乐产业现状:实体唱片持续萎缩 演出市场收入增加》

9. 中国传媒大学项目组《2019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

10. 音乐财经《实体唱片不单是音乐载体,更是承载音乐人理念最重要的衍生品》

11. 腾讯网《西安这座博物馆有点儿意思:镇馆之宝是一张黑胶唱片,价值100万》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 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 金融、ai 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流行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过去大家通过购买磁带、cd以及黑胶唱片等实体介质听音乐,而如今更多人习惯于在手机中下载音乐类app,通过在线的方式播放歌曲。尽管后者相对更加方便,但是依旧有不少用户觉得能握在手里的唱片才能感受到音乐"实体的温度",这些实体的唱片更有收藏价值,尤其是黑胶唱片。通过播放这些唱片,就能触动自己某一段的记忆,这是一件很有"情怀"的事情。因此在数字串流音乐当道的今天,依旧还是会有不少消费者追求这种"原始"的方式,黑胶唱片在今天依旧拥有不错的市场,在音像店或者电商网站都能够淘到好货。

有了黑胶唱片,那么黑胶唱片机自然必不可少。之前很多人认为黑胶唱片机安装设定过程很繁琐,不过索尼不久前推出了新款ps-lx310bt黑胶唱片机,其不需要大家进行复杂的设置与调节,可以通过蓝牙技术,将传统的黑胶体验与现代的无线连接巧妙结合在一起,享受黑胶唱片清晰自然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对这款黑胶唱片机进行详细体验。

● 外观设计:复古风十足,情怀满满

工业设计一向是索尼的强项,这款ps-lx310bt黑胶唱片机第一眼就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在保留复古风格的同时,还加入了不少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并且显得很精致,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家居环境中。当它不工作时,完全可以成为家庭中一件精美的饰品。

相对于黑胶唱片机而言,索尼ps-lx310bt的机身还算比较轻薄。其机身设计比较素雅,黑色的涂装能与黑胶唱片散发的音乐气质融为一体,显得更为优雅。此外,厚实的透明防尘罩能将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等外部声波隔离开来,从而使声音稳定,减少失真。防尘罩可以根据大家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喜好取下。

当你长按上图中的"pairing"按键2秒后,蓝牙配对指示灯就会闪烁蓝色,然后你就可以通过蓝牙的方式将其与各种蓝牙音箱或耳机进行连接,非常方便。配对和连接过程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机身前方的右侧配备有3个控制按钮,可以控制唱臂的位置以及黑胶唱片的播放状态。

黑胶唱片机的产品型号则位于机身的右下方。

ps-lx310bt黑胶唱片机的唱臂是由索尼全新开发的,其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十分厚实(直径为10.5mm)。搭配双螺丝结构的唱头壳,使其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它拥有出色的巡轨能力,并且有助于提升声音清晰度、饱和度以及低音的表现,同时让声音更稳定,降低失真。

索尼ps-lx310bt可以支持7英寸和12英寸两种黑胶唱片,并且支持两种不同的转速。同时,在原装配件中还提供了45转速适配器。另外ps-lx310bt使用了铝合金唱盘的皮带传动机制,结构坚固、重量轻,在旋转时能保持优良的稳定性,从而带来清晰的声音。

● 操作非常简单

索尼ps-lx310bt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组合转盘与唱盘底座,把皮带套上马达轴承,插上电,打开电源,连接蓝牙,放上黑胶唱片并设置唱片的尺寸和转速就可以了。你并不需要调节针压,也不需要调整抗滑,只需要按下三个操控按钮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看说明书就能上手。在唱片播放完毕后,唱臂还会自动举起,自动归位。

当你按下start按键,ps-lx310bt机器内部会有细微的机械作动声,代表唱臂开始移动,准备要播黑胶了。随后ps-lx310bt的唱臂会轻轻抬起,自动移到黑胶唱片的第一轨位置,然后慢慢地放下唱针,就开始播放音乐。

索尼还为ps-lx310bt黑胶唱片机加入了adc模拟数字转换功能。你可以把黑胶唱片中的内容转成数字音乐格式(最高支持到16bit/44.1khz或16bit/48khz格式),并通过及身后的usb接口输入到存储设备中。另外除了通过蓝牙的方式外,索尼ps-lx310bt还提供了av接口,让其能够更好的兼容老款的音箱。

● 播放效果:黑胶唱片独特的中频音能得到很好的诠释

在声音表现方面,索尼ps-lx310bt黑胶唱片机能够表现出浓郁的中频音色。如果你播放的是钢琴曲或者是交响曲,那么就能感觉到乐器部门的发声能得到很好的诠释。同时声音的细节、音场的深度等也表现得还不错。而在播放流行乐曲时,比如张信哲的唱片,其能够把歌手清亮的嗓音呈现得很有通透感,让你能清晰感受到情歌王子不断变化的情绪。总体而言,索尼这款黑胶唱片机在中频音方面的呈现很出色,能够很好地展现黑胶唱片独特浓郁的中频声音。

总体而言,索尼ps-lx310bt黑胶唱片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即使你之前没有仔细研究过黑胶唱片,也可以很轻松的上手。此外,其在音效以及做工方面延续了索尼一贯优秀的表现。目前索尼这款黑胶唱片机的官方价格为2490元,相对而言也比较亲民。对于想要初步玩黑胶唱片的文青们而言,索尼ps-lx310bt是非常好的选择。

分享
文章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苗坤旺离型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pplausebadlaugh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