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ag真人官方入口
———点缺陷数量、低温脆性、光泽度、透明度、雾度、密度、熔融指数、黏度。
1
晶点(鱼眼)数量(astmd3351?和?d3596)
晶点也叫鱼眼,是指薄膜上一些比较硬的点状缺陷,影响薄膜外观和机械性能,因为晶点会导致应力集中。即使是全新的原料也会产生晶点,其原因可以是加工过程中过渡加热或者熔体滞留。晶点的成分是一些高度降解的原料成团或者是超高分子量聚集,比如交联。但有时候晶点看起来就像是水汽在膜泡上形成的团状或雾状缺陷,或者像塑化不良的原料未熔融就被挤出来的样子。
晶点标准测试方法astmd3351使用高射投影将膜样放大观察,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数清楚膜样上的晶点数量。由于聚氯乙烯降解过快,测试方法比较特殊(astmd3596),要使用双辊压机的相关设备。
2
低温脆性(astmd1790)
吹膜产品有些应用环境温度较低。举个例子,nasa科研气球要穿越对流层,环境温度可以达到零下80度。因此需要知道低温环境下那些材料会产生脆性。
低温脆性测试有多种方法。在astm标准中,膜样是一个环形薄膜,并承受冲击载荷。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试,直至膜样显示脆性损毁。另一种测试方法使用的原理类似,是将具有椭圆开口的膜样压紧在桌面上进行充气直至损毁。由于开口是个椭圆形,这个测试又叫做赛道测试。
3
光泽度(astmd2457)
薄膜的光学性能决定其外观质量。光泽度表征薄膜表面反射性能。反射光越多,越像镜面,则光泽度越高。而吸收的光线越多则光泽度越低。光泽度的测试受薄膜表面平整度和平面度的影响。
标准测试方法是使用光源沿某一角度,比如60度,照射膜样表面。角度的选择取决于薄膜是高光泽度还是低光泽度。光泽度数值确定是使用一个光敏物质及相关配件来测定的。
4
透明度(astmd1746)
透明度表征膜样的光线透过率。通过透明薄膜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侧的场景。这是因为光线可以透过膜样进入我们的眼睛。有时候薄膜表面有雾状缺陷,则光线无法透过。透明度高度取决于薄膜的结晶程度。实践中可以提高薄膜的冷却效率来减小结晶度,从而提高透明度。
透明度测试是一种测量入射光线透过膜样而不被散射的透光量的方法。在标准测试方法中,光源发出的光束非常窄,照射在膜样上。膜样另一侧有一个光敏装置测量光线透过膜样并留存在一个狭窄角度范围内的量。有些半透明材料,光线穿过膜样后并没有在透光角度范围内,而是被折射出去,这部分光线无法被光敏装置接收到。所以透明度是指光源透过膜样后被光敏装置接收到的光量占光源的百分比。
5
雾度(astm d1003)
雾度是衡量光线透过薄膜散射光量的指标。标准测试方法中,使用雾度测量装备检测光线透过薄膜后散射到设定角度范围外的光线量。测量以薄膜光线入射面为基准。散射光量所占入射光量比重越高,则雾度越大。
6
密度(astm d1505)
密度是材料的内在属性,定义为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对于所有材料而言,密度都是跟温度相关的,因为温度能够改变分子空间分布,也就是改变了体积。对于固态高分子,尤其是聚乙烯薄膜,密度也受到结晶度的重大影响。高结晶度意味着分子排列紧密,密度更高。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区别就是结晶度的不同。
吹塑薄膜密度测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为了控制薄膜产品质量,加工工艺必须科学合理,但不是完全稳定的。加工过程的加热,冷却熔体挤出过程等因素的波动,都会带来结晶度的不同,从而改变制品的密度。同时,配方各成分的混合和喂料偏差也会带来制品密度的波动。最后,不同原料的密度大有不同,密度测试可以用于判定制品所使用的原料。
标准测试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柱(图6)测试密度。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倒进管里。管子底部液体密度大,顶部密度小。密度从底部到顶部线性分布。将若干已知密度的柱子放入管中,这些珠子将悬浮在其密度对应的高度上。由此形成密度与高度对应的刻度尺。此时加入未知密度的样品,该样品将悬浮在与其密度对应的高度上。这个测试需要经验和耐心。但是一旦做好了准备工作,这个装置可以非常快速准确的测量未知物质的密度。
图6
7
熔融指数(astmd1238)
流变数据描述熔体在工况条件下的流变行为。熔融指数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测试。虽然流变学专家不太认可,但是几乎所有使用或制造挤出机,注射模,吹塑模的厂家都使用这个测试方法和概念。
实际上,流变学专家不认可是有道理的。熔融指数测试只是提供了原料流变性能相关的很少部分的参数。甚至,熔融指数测试还会做出错误的数据结论。其它实验分析技术,比如毛细管流变仪,则可以提供非常有用的数据。
反过来说,虽然熔指测试仪作用有限,但它提供了单一数据表征单位时间内熔体在工况条件下的挤出量,测试成本低廉,操作非常简单。这对于厂家而言是有利的,熔指测试让他们对自身原料在挤出系统中的流变有了一个简单大概的认知。熔指的单位是g/10mins,表述了原料在工况下10分钟内被挤出的量。熔指越高,黏度越低。
熔指测试仪如图7所示是一个小巧的竖直挤压机。机筒被加热到适应原料的加工温度。加入5克原料,活塞压实后进行加热。原料熔融后,活塞加上特定重量的压锤,熔体通过装置底部规定尺寸的孔被挤出。挤出物被切除的同时开始计时。到达设定时间后,挤出物被第二次切除并称重。挤出设定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最后将挤出流率转化为g/10mins就可以了。
原料供应商需为每种售出的原料提供这个数据,使用者可以用于验证以及指导生产实践。机筒模具温度差异导致熔指数据有些微差异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图7:熔指测试仪
高熔指的原料更有利于低温挤出。反之低熔指原料则需要较高的工艺温度。如果配方原料熔指差异大,加工难度会剧增,甚至根本无法进行挤出。
还要指出,熔指数据也可能是个误导。首先,任何测试中温度和质量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比较不同原料或批次的熔指是,必须保证测试条件一致。另外,必须考虑的是测试熔指的时候仅仅对应的是一个非常低剪切速率下的加工情况。实际加工实践中很多时候的剪切速率时远高于测量熔指时所用的剪切速率的。而且塑料熔体黏度都对于剪切比较敏感。所以熔指数据对于实际加工实践并不一定有参考作用。更进一步说,两种原料很可能在熔指测试中表现一致,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表现不同。综合以上原因,对于材料流变性能的判断需要在一个剪切速率区间中测定流变数据更为全面有用。比如使用毛细管流变仪进行测试。
8
毛细管流变仪测试黏度(astmd3835)
高分子熔体的流变行为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影响其流变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因此只测试单一条件因素下的流变数据并不足以支持挤出机和模具等挤出系统的设计以及挤出故障检测修复。流变行为检测需要更为复杂的测试。毛细管流变仪应运而生。
毛细管流变仪(图8)外观结构类似熔指测试设备。主要区别是熔指测试使用重力作为动力,而毛细管流变仪使用私服电机。此外,使用一个传感器实时测试活塞作用力。这样剪切速率是可控的,甚至在一次测试中可以包含一个较大的剪切速率区间。通过受力及出口形状可以计算熔体所受剪切应力。
图8: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活塞速度则可以计算剪切速率。由于黏度由剪切应力除以剪切速率来定义,所以黏度也可以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被计算出来。由于大多数高分子属于假塑性熔体,所有毛细管流变仪可以快速简单的测量其黏度及剪切变稀的程度。如图9所示,为不同温度下在某一剪切速率区间内被测原料的黏度分布。
图9:毛细管流变仪数据显示三种温度下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熔融指数比较流行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种详细的流变数据获取成本比较高。由于毛细管流变仪成本比较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一般厂家不会配置。尽管如此,较为详细的流变数据对于设计和加工都很有价值,因此,又有一种技术,利用挤出机获得比熔指更为完整的流变数据。
有报导“通过挤出机获取流变数据”详细介绍了在工厂如何利用挤出机获取流变数据的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如何利用挤出机几分钟内挤出的样品来测试总挤出量。这些数据配合螺杆转速,模具压力等数据可以计算熔体黏度和幂律指数。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只为学习交流,无商业目的
开工大吉!同心战“疫”扫描关注ag真人官方入口
医械研发:常见医用塑料种类、特性与选用知识汇总
根据医疗器械制品的结构和强度要求,我们来选择合适的塑料类型和恰当的牌号,并确 定材料的加工工艺。这些性能包括加工性能、力学强度、使用成本、装配方式、可灭菌性等。现将常用的几种医用塑料加工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介绍。
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k树脂abs聚碳酸酯pc聚四氟乙烯ptfe
1、聚氯乙烯(pvc, polyvinyl chloride)
pvc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之一。pvc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纯pvc属无规立构,硬 而脆,很少应用。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使pvc塑件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pvc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就可制成多种硬质、软质和透明制品。 硬pvc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增塑剂,有较好的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性能,可单独用作结构 材料。软pvc含有较多的增塑剂,它的柔软性、断裂伸长率、耐寒性增加,但脆性、硬度、抗拉强 度降低。纯pvc的密度为1.4g/cm3,加入了增塑剂和填料等的pvc塑件的密度一般在1.15~2.00g/cm3 范围内。 据市场估计,医用塑料产品大约25%是pvc。主要是由于该树脂的成本较低、应用范围广阔、及其易加工。医学应用的pvc产品有:血液透析管路、呼吸面罩、吸氧管等。
典型应用:输液器用管路和血液透析用管路(软质pvc,挤出加工)、输液器用三通(硬质pvc, 注塑)。
加工工艺条件: 可以注塑、挤出、吹膜、压延。 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170-200oc,模具温度:20-50oc 注射压力:可大到1500bar,保压压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低的注射速度。
主要性能特点: 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能溶于环已酮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所以通常使用环己酮来粘接pvc部件。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染色剂等添加剂。 铅钡添加物是pvc最有效的热稳定剂,但禁止用在医疗上,钙锌添加物常常作为医用级pvc的稳定剂。 邻苯二甲酸盐(dehp)作为医用pvc的增塑剂,这种增塑剂的析出会对人体造成毒害,已引起 欧洲和北美卫生组织的关注,我国药监部门也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pvc热稳定性较差,长时间加热会导致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使pvc变色。 应用温度范围较窄,一般在-15-5oc之间。 pvc的收缩率较低,一般为0.2-0.6%。 pvc为极性材料,容易与一些极性药物发生吸附。 软质pvc膜可使用高频焊接加工成袋子,如袋式输液器、尿袋。
2、聚乙烯(pe,polyethylene)
聚乙烯塑料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乳白色,无味、无臭和无毒的光泽性蜡状颗粒。其特 点是价格便宜,性能较好,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工业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pe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以及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uhdpe) 等品种。hdpe的高分子链上支链较少,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和密度较高,硬度和强度较大,不透 明性差,熔点较高,常用于注塑件。ldpe带有许多支链,因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晶度和密度较 低,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冲击及透明性,常用于吹膜,是目前广泛使用的pvc可选的替代品。也可 以根据使用性能要求将hdpe和ldpe两种材料混合使用。uhdpe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低摩擦性、耐应力开裂性和较好的吸能特性,使之成为人造臀、膝盖和肩部连接器的理想材料。 典型应用:针帽、注射器推杆、输液器流量调节器、输液器和注射器的包装袋等。
加工工艺条件: 干燥:吸水性小,一般不需要干燥,熔化温度170-260oc,模具温度20-40oc 注射压力:最大可到1500bar,保压压力:最大可到750bar,注射速度:建议使用快速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流道和浇口。ldpe特别适合于使用热流道模具。
主要性能特点: pe制件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型收缩率大,易产生缩水和变形。 pe的加工温度范围很宽,不易分解(分解温度约为300℃),其加工温度为180~220℃较好,若 注射压力大,制品密度则高,收缩率较小。 pe流动性中等,保压时间需较长,并保持模温的恒定(40~70℃)。pe的结晶程度和成型工艺条 件有关,它有较高的凝固温度模温低,结晶度就低。 成型过程中,料温和模温偏高一些为宜,注射压力在保证制件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偏低。 与pp相同,pe为非极性材料,不易粘合,药物吸附量小,不能采用高频焊接加工成袋,要使 用热合工艺进行焊接。
3、聚丙烯(pp,polypropylene)
聚丙烯无色、无味、无毒。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 塑性塑料,具有比重小(0.9g/cm3)、无毒、易加工、抗冲击、抗挠曲性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包括编织袋、薄膜、周转箱、电线蔽护材料、玩具、汽车保险杆、纤维、洗衣机等 医用pp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较好阻隔性和耐辐射性,使其在医疗设备和包装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以pp为主体的non-pvc材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pvc材料的替代品。
典型应用:注射器针筒,non-pvc 输液袋和输液器。
加工工艺条件: 可以注塑、挤出、吹塑或者制成薄膜 干燥处理:吸水性低,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20-270oc,注意不要超过275oc。模具温度:40-80oc,建议使用50oc。 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注射速度: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内部压力减小到最小。如果制品 表面出现了缺陷,那么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 流道和浇口:对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径范围是4-7mm。建议使用通体为圆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类型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浇口直径范围是1~1.5mm,但也可以使用小到0.7mm 的浇口。对于边缘浇口,最小的浇口深度应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浇口宽度应至少为壁厚的两 倍。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热流道系统。
主要性能特点: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熔点高,耐热性好、能在100°c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消毒灭菌。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硬度及弹性比聚乙烯(pe)要高。 均聚pp的脆性较大,与乙烯合成的无规则共聚pp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更强的抗冲击强度。通常 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产品,要尽量选用共聚pp,或加入热塑性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增加其柔韧性和低温耐冲击性能。non-pvc大输液袋就是共聚pp和弹性体共混改性材料制成。 在氧、热、光的作用下极易解聚、老化,所以必须加入防老化剂。 pp制品不易粘合,在粘接前需要处理,并要使用特别的粘接剂,器械厂使用的环己酮不能满足要求。 着色性差,收缩率大(一般为1.6-2.5%),耐烧性差,容易着火 pp为非极性材料,对药物的吸附量较低。 pp膜通常采用热合方法焊接成袋,其加工工艺要比高频焊接pvc袋的工艺复杂。non-pvc大输液袋是使用全自动设备来生产的,确保工艺稳定和质量可靠。
4、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和k树脂
ps是仅次于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第三大塑料品种,通常作单组分塑料进行加工和应用,主要 特点是质轻、透明、易染色,成型加工性能良好,所以广泛应用于日用塑料、电器零件、光学仪器及 文教用品。质地硬而脆,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因此,限制了它在工程上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发展 了改性聚苯乙烯和以苯乙烯为基体的共聚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聚苯乙烯的缺点。k树脂就是其中的一种。 k树脂是由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而成,它是无定型聚合物,透明、无味、无毒、密度为1.01g/cm3 左右(比ps、as的低),耐冲击性能比ps高,透明性(80~90%)好,热变形温度为77℃,k料中含有丁二烯成分的多少,其硬度亦不同,由于k料的流动性好,加工温度范围较宽,所以其加工性能良好。 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包括杯子、盖子、瓶、化妆品包装、衣架、玩具、pvc的代用料制品、 食品包装及医药包装用品等。
典型应用:扩阴器和留置针的三通。
加工工艺特点: 通过采用注塑加工,一般不进行挤管、吹膜 k料的吸水性低,加工前可不用干燥,如果k料长时间在湿度大的环境中敞开式存放,则需干燥(65oc以下) 流动性好,易于加工,其加工温度范围较宽,一般为170~250 oc之间。 k料在高于260oc时,若熔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长(20分钟以上),会引致热降解,影响其透明 度,甚至会变色变脆.宜用“低压、中速、中温”的条件成型,模具温度宜在20~60oc之间 较厚的制品,取出后可放入水中冷却,以得到均匀冷却,避免出现空洞现象.
主要性能特点: 极高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泽性 收缩率低(0.4~0.7%) k树脂,与普通ps相比,具有优越的韧性。对于一些厚度较大的样品,k树脂仍会存在引力 开裂的问题,使用前需要仔细选择牌号。 但耐热性低,热变形温度一般在70 -98°c,只能在不高的温度下使用。耐化学性较差,易受油、酸、碱及活性强的有机溶剂侵蚀.
5、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s)
abs具有一定的刚性、硬度、耐冲击和耐化学性能、耐辐射和耐环氧乙烷消毒。abs在医疗上 的应用主要用作外科工具、滚筒夹子、塑料针、工具盒、诊断器件和助听器外壳,特别是一些大型医 疗设备的外壳。
典型应用:塑料针。
加工工艺条件: 在医疗方面,abs通常采用注塑方法加工,很少有吹膜和挤管应用。 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c 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oc ;建议温度:245 oc。 模具温度:25-70oc。(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注射压力:500-1000bar,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主要性能特点: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这三种组分的各自特性,使得abs具 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坚 韧,苯乙烯使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 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良好的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 各种abs材料都易于接受常用的二次加工处理,如机加工、粘合、紧固、电镀、涂漆、超声 波焊接。 abs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硬度和一定的耐 磨性。 具有良好的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水、无机盐、碱、酸类对abs几乎无影 响,在酮、醛、酯、氯代烃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 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
6、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
pc的典型特性是韧性、强度、刚性和耐热蒸汽消毒,这些特点使得pc优先选择成为血液渗析 过滤器、外科工具柄和氧气罐(当在外科心脏手术中,这种仪器可以去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氧 气);pc在医学上的应用还包括无针注射体系、灌注仪器、血液离心机碗和活塞。利用其高透明性 能,通常的近视眼镜是pc做成的。
典型应用:血液透析器的外壳、输液袋上的加药接头。
加工工艺条件: 在医疗领域,pc多采用注塑,很少挤管和吹膜。 干燥处理:pc材料具有吸湿性,加工前的干燥很重要。建议干燥条件为100oc。到160oc, 3-4小时。加工前的湿度必须小于0.02%。熔化温度:260-340oc。模具温度:70-120 oc。 注射压力:尽可能地使用高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对于较小的浇口使用低速注射,对其它类型的浇口使用高速注射。
主要性能特点: pc是一种非结晶工程材料,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透明性、光泽度、抑制细 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 pc的冲击强度非常高,并且收缩率较低,一般为0.4%~0.8%,尺寸稳定性好。 pc有很好的机械特性和耐高温性能。抗蠕变、耐磨、耐热、耐寒,脆化温度在-100℃以下, 长期工作温度达120℃。 成型零件可达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并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尺寸的稳定性。 但流动特性较差,加工温度高(300 oc以上),注塑过程较困难。 成本较高,其价格为pe、pp材料的2-3倍。 具有良好的耐气候性,耐室温下的水、稀酸、氧化剂、还原剂、盐、油、脂肪烃、但不耐碱、 胺、酮、脂、芳香烃。 其最大的缺点是塑件易开裂,耐疲劳强度较差。
7、ptf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树脂为白色粉末,外观蜡状、光滑不粘,是最重要的一种塑料。ptfe具有卓越的性 能,非一般热塑性塑料所能比拟,因此有“塑料王”之称。其摩擦系数是塑料中最低的,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可以制作成人工血管等直接植入人体的器械。
典型应用:留置针的套管。成型性能: 加工难度大,一般将粉料冷压成坯料,然后再烧结或挤出成型。不建议器械厂家生产此产品, 量不大时直接采购较好。 流动性差,极易分解,分解时产生腐蚀气体。宜严格控制成型温度不要超过350oc,模具应加 热至100-150 oc。 透明粒料,注塑、挤出成型。成型温度300-330oc,350oc以上容易引起变色或发生气泡。宜 高速低压成型,并注意脱模会较困难。 比重:1.7g/cm3,成型收缩率:3.1-7.7%,成型温度:300-330 oc。
主要性能特点: 耐化学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知塑料中最优越的一种,它对强酸、强碱及各种氧化剂等 腐蚀性很强的介质,甚至是沸腾的“王水”,都完全稳定。 其抗蠕变性和压缩强度好,拉伸强度高,伸长率可达100-300%,耐辐射性能优异。 它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能,可在-195- 250 oc范围内长期使用而不发生性能变化。 聚四氟乙烯的缺点是热膨胀系数大,而耐磨性和机械强度差、刚性不足、成型困难。
虽然医用高分子材料用途千差万别,但它们有共同之处,即通过使用医用高分子材料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些材料可以全部植入体内,也可以部分植入体内而部分暴露在体外;可以放在体内的空腔中,也可以放在体外而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体内组织。笔者在这里仅介绍医用塑料的选材。
1、选材原则
无论上述哪类环境使用的材料都应具有两种基本性能,即医用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为了达到诊断或治疗的效果,必须有目的地去设计和利用各种人工器官和医用制品。为了使材料充分地发挥其医用功能,它还必须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在所需时间内,材料在体内或体外持续完成所需功能达到的能力。很明显,在大部分情况下,材料的优选标准和材料的失效原因一般属生物相容性的考虑范畴。
生物相容性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它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描述的是材料在生理环境中所引起的变化,要求材料与生物休组织接触时,材料不仅不会引起机体的副反应,材料本身也能正常地发挥其功能,也就是说生物相容性涉及材料对机体和机体对材料的反应。
材料使机体产生的反应包括短时期的局部反应,全身毒性、过敏反应,以及长时期的致癌反应、致畸反应、致突变反应、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血液中蛋白质的吸附过程。机体使材料产生的反应包括材料在生物体内的腐蚀、降解、磨损、失效以及材料吸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从材料角度来看,影响生物相容性的因素有:材料的纯度、材料表面有无细菌污染、材料表面粗糙度、材料几何形状,这些仅仅是外在因素。而内在因素是材料本身的属性,包括材料的表面化学、表面能、表面电荷、化学稳定性以及降解产物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等。
综上所述,虽然医用高分子材料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不同,但一般来说医用高分子材料应该具有下列性能: 1)物理力学性能好,能满足生理功能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2)能耐受灭菌过程而不致影响其生物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3)成型加工性能好,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制品,成本低; 4)聚合物为医用级,重金属含量少,溶出物及可溶出物含量低; 5)对机体无毒,无热源反应,无“三致”(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作用,不破坏邻近组织,不干扰机体的免疫机制,不引起材料表面钙化; 6) 材料与血液接触时,有较好的抗凝血性能,不引起溶血后血球减少,不造成血中蛋白质变性,不破坏血液的有形成分; (7)材料植入体内时,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理惰性,且物理力学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不包括降解材料)。
2、选用塑料品种及使用要求
人工器官
当人体的器官因患者不能康复无法行使其功能时,近代医学提供了两种可能恢复其功能的途径:一种是进行同种异体的器官移植,另一种是用人工器官置换或替代病损器官,补偿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由于前者器官来源困难,再则移植器官的保存、免疫、排斥反应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因此人工器官作为另一条途径,近年来受到医疗界的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
一般说来,对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的主要要求有:无菌、无毒,无“三致”作用,无过敏性,非免疫性;除人工血管外,不希望形成纤维性组织包膜或向内生长,以防止胶原组织使人工器官失去其功能;如果是植入休内的人工器官、在柔顺性和织态结构的物理性质方面应同软组织接近。
此外,制品的疲劳寿命要长。
图片 表1 是人工器官选用的塑料及其对塑料的要求。
修复、植入用塑料
近20年来,骨、关节、皮肤、眼、耳、鼻、牙、牙周组织、牙槽嵴、颌关节、肿瘤切除等的修复和置换已经改善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质量。鉴于修复和置换技术的临床目的是缓解疼痛并对缺陷进行治疗,其设计目标应该是使假体材料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完整性和功能性。
一般而言,作为修复和植入的塑料应能很好地被机体接受,并能在侵蚀性的环境中承受周期性的负载,因此这类塑料应具有下列性能: (1)生物相容性好; (2)较好的力学性能; (3)植入体有适合组织附着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空隙大小、形态和分布; (4)在生理环境中材料的稳定性好; (5)具有对组织附着、长上及长入的能力; (6)材料的弹性和组织的弹性匹配; (7)易于成型加工。
图片 表2 为植人和修复用塑料及对塑料的要求。
医疗用品及器械
塑料医疗用品主要指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贮血袋、输血袋、输血管、引流管及各种插管、检查用具、护理用具、麻醉及手术用具、诊疗用具、计划生育用具,以及医疗制品,如绷带、遮盖层、子宫托等。用作医疗用品的塑料主要应满足下列性能: (1)无毒,易于灭菌消毒,易于保存; (2) 质轻,不易破碎; (3) 力学强度好。
图片 表3 是医疗用品及器械用塑料及对塑料的要求。
3、适用塑料品种及特性
聚酯类
作为医用塑料的聚酯类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这类材料制成纤维后富有弹性强度高,耐热,耐挠曲,耐腐蚀,吸水性很低,生物相容性好,因此其编织物在医学上应用广泛,如人工血管、人工食道、人工腱、创伤覆盖保护材料、心血管修补材料等。但这类材料与血液接触时,需要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
聚氨酯类
当前医疗领域,人工器官和医疗器具所用的聚氨酯属于聚醚型聚氨酯。由于这类聚氨酯具有微相分离结构,因而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力学性能、弹性、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耐挠曲性、耐疲劳性,耐水性、耐磨性和耐辐射性。正是由于聚氨酯的这种优异性能,使其在医疗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目前正在研究将用作医用材料的聚氨酯迅速在细胞工程学、免疫工程学、生物检验、生物反应工程等方面推广应用,相信具有优异特性的聚氨酯能在这些领域内占据重要地位。
有机硅类
研究资料表明,硅与生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机硅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可接收性、生理惰性和耐生物老化性能,是用途极为广泛的医用材料。如有机硅油用作血液消泡剂,有机硅凝胶用于皮肤疤痕的治疗,硅树脂用于医疗器械的表面处理剂。
聚烯烃
聚烯烃是医用塑料的另一大品种,它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及其共聚物等 。
由于聚乙烯、聚丙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其化学稳定性、耐水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无味、无毒、无嗅,植入体内无不良反应、密度小、易于加工成型,因此在医用高分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医用塑料中耗量最大的一个品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性强、摩擦系数小、蠕动变形小、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疏水性,是制作人工髓、肘、指关节的理想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还可用来制作人工肺、人工气管、人工喉、人工肾、人工尿道、人工骨、矫形外科修补材料及一次性医疗用品。
聚氯乙烯的化学稳定性好,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及耐有机溶剂性,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良好,耐光和热的稳定性差。聚氯乙烯的性能可采用添加增塑剂来改善,增塑剂能使聚氯乙烯的可拉伸性和弹性增加,但拉伸强度降低。聚氯乙烯制品除其热稳定性较差而难以加热煮沸消毒外,其它性能良好。大量用作贮血袋、输血袋,以及血液导管、人工腹膜、人工尿道、袋式人工肺、心导管及人工心脏等。
聚丙烯酸酯类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质轻,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较好的抗潮湿性能,可长期在潮湿条件下使用,对水溶性无机盐、碱及某些稀酸有一定稳定性。其耐生物老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光学性能优异,透光率高。医学上被用来作颅骨修补材料、人工骨、人工关节、胸腔填充材料、人上关节骨粘固剂,特别是在假牙、牙托的应用中更为广泛。改性的亲水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眼科、烧伤敷料和药物微胶囊等方面也都得到广泛应用。
氟塑料
在医学上应用的氟塑料主要是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是高度结晶的聚合物,密度高,摩擦系数很小,化学稳定性极佳,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好,不分解,植人体内无ukca认证不良反应,耐热性极好,可在200℃以上连续使用,可采用高温消毒。 所以聚四氟乙烯在医学上应用广泛,如人工心、肺、血管、心瓣膜,各种管形脏器,如人工气管、食管、胆管、尿道和人工腹膜、脑硬膜及人工皮肤等。
4、移植用人工血管应用实例
人工血管是柔韧的管状假体,用以替代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少见的退化性疾病所引起的血流减弱或堵塞以及搭桥旁路。
对人工血管来说,所用的材料需具有下列基本要求: (1)材料应具有充分的力学强度,绝对安全地长期承受血压的搏动; (2) 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 (3)材料有抵制细菌附着并防止感染的能力; (4)材料的柔性和弹性与人休血管匹配; (5)材料为多孔,以利于内皮细胞生长; (6)易于手术操作。
一般说来,医用的人工血管可选用聚酯、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材料。聚酯人工血管是用几微米直径的熔融挤出成型的聚合物多纤维丝经针织或平织而成。这种织物极其牢固,抗撕裂性好,且手术医生易于缝合及操作,未经涂覆的人工血管可用高压蒸汽、环氧乙烷和γ一射线等方法安全地灭菌,热机械性能不致发生明显改变。目前聚酯人工血管主要用于置换主动脉或髋动脉,并具有可靠性、耐久性和通畅性。
聚四氟乙烯是一种憎水性、化学惰性的聚合物。应用于人工血管需将它制成多孔的、具有柔性的管形。由于材料十分柔软,因此易于缝合和操作,且能耐受0.48 mpa 的压力,其抗凝血性能较聚酯好,一般用于小直径的血管。
聚氨酯具有高弹性、高模量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作为假体材料可与宿主动脉相适应。虽然聚氨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水解性,且材料内外均可发生钙化,但目前仍是小直径人工血管的理想材料。
外科医生认为目前人工血管的发展目标是在现有人工血管材料表面种植内皮细胞技术,实现该技术的最新方法是对人工血管表面进行化学修饰,掺入特异性细胞附着肤序列。
pe、pp、pvc、pet、eps、abs、pa的识别 2009-02-19 15:17
分类:
pvc的介绍
字号:
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