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室大棚,只是在原来大棚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利用农业物联网的技术和硬件设备,研发而来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实现对温室大棚的智能管理,进一步将温室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发挥出来。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支持改造升级原有大棚,也能应用于各类新建大棚,比如薄膜连栋温室、玻璃温室大棚等。
建造标准
温室大棚应建造在交通便当,地势平整、开阔,排水便当,有蓄水池、河流或地下水丰盛,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地下水位0.5米以下,土壤深沉肥美的地方。
建设温室大棚要注意棚内后两排立柱之间,间隔尽量缩小,应在80厘米左右,中间只建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沟兼人行路就可。东西两棚间隔0.8-2米,中心有一宽800厘米以上的小水沟。南北两棚间隔3-5米左右,用于挖水沟、安供水管道、修建通行路程等。连栋温室的间距不应低于一栋温室的宽度。
关于大棚选址,土壤是作物获得养分的重要来源,需注意土壤有机质含量,建议在建造温室大棚之前,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够,可提早进行补充。在作物种植地苗床期等种植过程中,土壤环境的清洁也尤为重要。
温室大棚的朝向对温室内的蓄热能力影响很大,对日光温室来讲。以南北向或略偏西南的朝向更好,即南北为大棚长,东西为棚宽,便于积蓄热量。
同时也要考虑下温室类型建设的基础需求,比如玻璃温室一般上基础底部应低于室外地面0.5米以上,根据气候和土壤情况,基础顶面与室外地面的距离应大于0.1米,除了特殊要求外,温室基础顶面与室内地面的距离宜大于0.4米。薄膜大棚的薄膜外压深度等。
覆盖材料
薄膜覆盖材料选择用于设施农业生产建设的专用塑料薄膜,透光率、保温、抗拉及耐老化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普通农膜。
玻璃又分为超白压延玻璃和普通透明玻璃,优点为透光率高,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使用期限长、防火、防腐蚀能力强。超白压延玻璃同普通玻璃区别为其光线进入室内会以漫反射,不会对室内农作物造成直射。缺点是抗冰雹自然灾害能力差,施工安装繁琐、顶部防水需要做好。
pc阳光板是聚碳酸酯为主要原料,双层中空透明塑料板材。优点是双层中空,保温隔热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重量轻每平米重1.5kg,施工安装方便,可以适度折弯等。缺点是塑料制品有使用寿命,8mm国标板材为十年板,透光率相比玻璃不足,且透光率会逐年降低。
骨架选择
骨架是保障温室大棚后续使用效果的重要部分,常用的骨架类型有:竹木骨架、树脂大棚骨架、琴弦式大棚骨架、水泥大棚骨架等、骨架类型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大棚骨架结构是三角稳定型结构原理,用两片支撑片与内弦和外弦通过螺丝和螺丝母固定起来,外弦和内弦是开放式c型钢架,经过弯曲成为梁架,是整个大棚整体重量的支撑核心,大棚结构稳固性好,可靠性强,加工厚度根据规格情况一般在2-3mm。
水泥大棚骨架主要是由冷拔丝、混凝土、草绳等,同时使用模具生产而成的,强度高、耐老化性好。混凝土非常脆、搬运与安装非常地不方便、且需由全手工制作而成,劳动强度非常高,不适合大面积地推广。
阳光板温室的骨架多采用钢制骨架,也有部分厂家使用几字钢作为人字梁骨架。
顶部覆盖玻璃的骨架,可以为全铝型材骨架,也可以使用钢制人字梁骨架,同玻璃三件套的样式结合。
总之,综合考量各类型温室大棚的优缺点、综合性价比、实际需求等,选择可接受的适合大棚类型,再进行下一步。
建造时间
受限于地域、气候、建造人工、设备采购/调试等因素影响,温室大棚的建造时间不固定,原则上修建时间不能拖得太久。如果施工时间过长,墙干不透,扣膜后湿度大,会降低温室的性能,造成病害严重,同时还会产生冻融交替现象,引起墙土剥落的现象发生。
验收工作
温室大棚建好之后是要先做验收,验收通过之后才能被投入使用的。验收工作可以从材料、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检查。
(1)材料是保证温室大棚质量的关键,如果材料都没有选好,验收无法通过。重点验收在于钢构件、钢管等材料的品质。
(2)施工技术是否合理,会影响温室大棚的使用期限,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避免给后期验收带来影响,出现返工现象。
设备采购
主要配件有接头管、压顶簧、压膜槽(卡槽)、压膜簧(卡簧)、护套、压膜卡、斜撑、u型卡、夹箍、固定器、连接片、压膜线、门、卷膜器、卷膜杆、双管卡、管卡、人字卡、防雾薄膜、防虫网等,根据相关规范对进行建造。
智能温室大棚所需的设备则要在传统大棚的基础上,加上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感知设备,以及摄像头、智能控制柜、远程控制物联网云平台等部分。
通过感知设备的实时监测,获取温室的环境参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经智能控制柜上传到云平台,登录到云平台界面,直观查看每一分钟的数据变化情况,并根据种植作物类型、环境条件等,联动天窗、通风机、水肥机、补光灯、卷膜器等设备,实现示警、灌溉、卷帘、补光、施肥等操作,减少人工劳作。
系统调试
安装通风机、水肥机、补光灯等设备,同时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等,采用壁挂式螺丝或插入式安装,并一一扫码添加到智能温室大棚系统上,在云平台上一一绑定,并对采集与控制的关系进行绑定,举例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应该绑定到联动通风换气的设备上,两者在逻辑控制上设置当温度低于5℃时放下保温帘,低于3摄氏度时发送预警信息,因为这可能是卷帘器出现了故障,温度高于15℃卷起保温帘,其他逻辑控制也是同样道理,完成温室大棚智能化管理的逻辑条件。
如果需要接入摄像头,在采购之时需提前了解下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支持接入品牌,海康威视、萤石云等品牌的产品一般是支持的。
维护保养
作为温室大棚骨架的材料,有镀锌钢管等多种规格。一般在长期使用、焊接过程中使镀锌层遭到破坏,导致后期出现生锈,需要将表面的锈迹除掉,再刷一层防锈涂料,从根源上解决钢管生锈难题。做好相应的除锈工作,保证使用安全,延长使用期限。
大棚卷帘机首次使用前先往机体内注入黄油1.5公斤,以后每年更换保养一次。在使用前和使用期间,离合系统必须上油。
以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大棚,在高温天气通过遮阳网等设备进行保护,及时更换,避免带来严重影响。
万物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温度的支撑,温度是保证作物正常最基本的环境条件, 温室大棚就是一种为农业作物正常生长、快速生长创造适宜环境的保温农业设施。保温是温室大棚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选择一种适合的覆盖材料也显得尤为重要了。玻璃温室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降低能量消耗,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温室的保温比是衡量温室保温性能的意向重要指标,温室保温比是指热阻较小的温室透光材料覆盖面积与热阻较大的温室维护结构覆盖面积通敌面积之和的比,保温比越大也说明温室的保温性能越好。文章由广源温室张经理编辑发布,也可用于夏季采用保温遮阳帘遮挡阳光,防止多余的太阳辐射能量进入温室,既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又减少室内能量积累,从而降低室内温度,保护农作物免受强光灼伤,降低室内温度3-5℃;冬季,保温帘具有反射室内红外线,防止其逸出,减少热损失的功能,从而提高室内温度,降低能耗,降低冬季运营成本。
一般来说,以玻璃温室为好,玻璃温室在外观上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相比塑料大棚来说,玻璃温室老化、损坏等问题会相对少些;在性能上,由于环境可能复杂,玻璃温室相对可以抵抗各种荷载(风载、雪载等)从美观、耐用、抗风雨阳光抗腐蚀、保温效果和成本上考虑,首选铝合金(或不锈钢)加有机玻璃,然后是普通玻璃,最低成本当然是竹蓬加塑料薄膜,还可配套能收展的遮阳网及喷灌滴灌的撒水系统等。还有植物通常需要光照充足,玻璃的好些.当然从一次性投资成本来讲塑料的低些,但是后面的维护费用也高,塑料容易老化。
玻璃温室内遮荫幕布设置于温室复合横梁上。在夏季,用隔热遮阳幕布遮挡太阳,可减少室内能量累积,降低温度(3~5℃),并保护作物不受强光灼伤;在冬季,绝热遮阳幕布可反射室内红外线,防止散热,减少热量损失,从而提高室内温度,有效降低能耗。内保温系统分三区独立控制,每跨为一个独立控制区。
(1)玻璃温室内保温系统组成。系统由内绝缘电机、传动部分、行程限位开关、遮光屏、控制装置和屏蔽线等组成;
(2)玻璃温室内保温驱动电机。选用温室专用减速电机,电机配备行程限位开关,可实现自动停止、准确限位、平稳可靠运行;
(3)玻璃温室内保温控制柜。机柜配有遮阳屏,用于展开和关闭两组接触装置。可手动开启、停止,并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电控;
(4)玻璃温室内保温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齿条或链条传动。传动机构由推拉杆和传动轴组成,通过齿条将传动轴的圆周运动转化为匀速直线运动。驱动杆是一种特殊的铝合金型材,水平设置,便于拉窗帘;
(5)玻璃温室内保温幕布及幕线。选用优质遮阳保温幕及专用幕线。内遮阳屏采用内铝箔绝缘遮阳,遮阳率65%,节能率62%;支撑式压力屏蔽线采用透明内支撑式屏蔽线,材质为涤纶pet。窗帘线每隔0.4m布置一根,压力帘线每隔0.8m布置一根;
玻璃智能温室通过配备内保温系统,智能开启保温被和通风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补光系统,强制降温系统,自然通风系统,防滴漏系统,遮阳系统等。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内保温系统可真正实现优质高产的介绍就到这里。
温室大棚种植能够带来许多好处,其中不乏反季节农产品的生产,并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为农业产能的提升创造条件。温室大棚种植在结合物联网技术之后,本质是对传统大棚的升级改造,在管理上由原本的人工管理,转变为以人工经验为指导,配合物联网感知设备、智能控制终端等设备,串联起大棚灌溉、施肥、光照、通风等管理过程,令温室环境始终处于利于作物生长的状态,这也就是智能温室大棚系统。通过长期数据的积累,积累科学种植数据,提升作物品质与产量。
智能温室大棚与传统大棚的区别,主要在功能上,以水肥灌溉举例。传统大棚何时施肥、何时灌溉、施多少肥、浇多少水,都是根据常年种植经验而定的,并没有定量,造成的问题是水肥施加常常与需求不一致,对于作物生长的需求量来说,通常是超量或不足的,对土壤环境也是不利的。
智能温室大棚通过土壤ph值、土壤温湿度、土壤电导率等传感器,实时获取土壤详情,每一分钟传输一次数据到云平台上,管理者根据作物生长特性与检测数据,设置科学的灌溉策略,云平台依据设定策略,当土壤水分含量到达触发灌溉数值时,系统自动开启灌溉阀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含水量达到设定数值时,自行关闭,完成灌溉作业。对于肥料的施加原理与灌溉一致,联动水肥机,将水溶性肥料加在灌溉用水中,一起灌溉。整个灌溉过程管理者可以在手机/电脑上、智能控制柜上,甚至是不需要动手,由系统自动执行来均可,系统灌溉前后会自动发送通知提醒管理者。
温室的通风换气、光照度等调控也是同样原理,接入监控摄像头,可同步获取大棚作物生长现状,与检测到的环境参数一起存储在云平台,环境参数生成曲线图,监控画面同屏呈现,便于管理者回看、查询、分析对比。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应用广泛,现行建设的大棚类型都能通过改造升级成为智能温室大棚。无论是从骨架结构、建筑样式以及顶部四周覆盖材料上来讲主要是分为三大类,即全玻璃温室大棚(顶部阳光板四周玻璃大棚)、阳光板温室大棚、薄膜连栋温室大棚(双拱双膜连栋温室大棚)。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应用类型
(1)智能玻璃温室大棚
玻璃温室大棚是三种大棚中骨架结构强度大,使用年限长、投资造价高的一种高端智能温室。玻璃温室的顶部一般分为4mm或者5mm单层钢化玻璃,四周覆盖中空玻璃。玻璃温室建筑结构的设计年限为15年及以上。
(2)阳光板智能温室
阳光板智能温室大棚的骨架结构同玻璃温室大棚的结构基本上一致的,阳光板温室在北方地区比较普及。因为阳光板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其透光率在百分之八十三四左右,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的生长需求。
(3)薄膜连栋温室大棚
单层薄膜连栋温室也叫8430型连栋温室,即肩高三米、跨度8米、开间4米这种型号的大棚大较为常见。但是在北方地区使用的薄膜连栋温室升级成为双拱双膜连栋温室或者是双拱三膜连栋温室大棚。
现代智能温室作为农业物联网与传统大棚的结合,在种植、管理、数据处理等方面,相比较于传统温室大棚更具优势,充分体现现代农业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特性,就水肥管理工作而言,不仅能够将水肥管理工作开展得及时、轻松、精准,更是可以为农户们降低工作强度,这正是农业物联网发展的优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